为切实帮助2025年考入大专、本科院校的残疾学生顺利入学,传递党委政府关怀,8月27日,中山市残联召开2025年残疾学生助学政策宣讲会,准大学生、家长及有关镇街残联工作人员共40多人参会。市残联二级调研员罗希京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全永乐主持会议。会议全程安排手语同步翻译,确保信息无障碍传递。
首先,中山市教育体育局助学办蔡凌仪老师详细解读了中山市有关助学政策。对考入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学生前往户籍所在地教育局办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20000元,贷款期限最短6年,最长不超过22年。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中山市高校国家助学金实现“提标扩面”,资助标准提升,平均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至3700元,增幅12.1%。相较于地方助学金,高校国家助学金在时效性和便捷性上更具优势,蔡老师建议学生通过所在学校申请。
随后,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陈煌同志解读《中山市残疾人扶残助学实施细则》和《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实施管理办法》。除了解读重点要点,还将如何申请、申请需要哪些资料、申报流程和时间节点等逐一详细讲解。
在经验分享环节,2024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肢体一级残疾大学生陆远分享她成长之路及进入大学生活的经历。她从小就开始轮椅生活,并通过日复一日的伏在妈妈肩膀上走过平地与坎坷。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年的艰辛,终于让她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她用行动证明:残缺的只是身体,完整的永远是志向!她还以"平安成长,快乐读书,享受校园生活,然后享受生活,最后以热爱生活的态度去拥抱未来"激励新生。
最后,罗希京代表市残联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30位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把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关心与重视传达到每位学子,并表示将以高效服务为学子扫清求学障碍。同时鼓励大家以陆远为榜样,如“苔花”般在大学自信绽放,用知识改变命运、未来反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