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如何落实好大病患者、残疾人群体、生活困难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让他们看病不难、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各地纷纷拿出实招:对大病患者,医保政策兜底,定期上门问诊,开通便民门诊;对残疾人群体,及时了解生活难题,想点子、找出路;对困难老人,成立居家养老中心,免费提供营养餐,做好健康管理。
大病患者:
医保兜底
报销九成
6月4日,家住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武阳街道土桥村4组的夏志均,从自家的地里摘菜回来,为妻子准备晚饭。
今年54岁的夏志均家总共有3口人,他本人患有肺下叶恶性肿瘤已经接近4年。由于患病,他负责家务,妻子则在县城打零工,女儿出嫁到临近的区县。
4年来,夏志均先后多次住院动手术,光2019年就住院5次,医疗费用更是高达7万余元。由于他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全部医疗费用实行城乡医保政策结算后,个人支付部分还可以享受区里的医保兜底政策,由区医保中心补差,总共报销逾90%,自己实际花钱并不多。
“这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好,没有这些好的政策,我们一家肯定要返贫。”夏志均感慨地说道。在他拿出的一张彭山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差结算单上,他最近一次住院总共花了40081.31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1689.49元,补差14383.69元,个人自付只有4008.13元。
“村里的医生定期上门问诊,有啥小的毛病在家就可以看了。”夏志均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中,区里、街道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看病上,为他们开通了特殊疾病便民服务门诊,通过医院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优化门诊特殊疾病申请、购药、市外就医转诊转院等服务,跑一趟路就能够把事情办完办好,让他们在求医问诊、脱贫致富上,充满了信心,感到生活有奔头,有希望。
“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妻子平时在外面打工挣点零钱,我把家里收拾好,后面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甜。”夏志均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彭山区支持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政府买单,个人不缴费,政府全额代缴,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政府兜底保障机制,让特殊困难群众小病没负担、大病有兜底。
2016年以来,彭山区在医疗保障方面财政兜底549.523万元,为51596人次贫困户购买医保。2017年至2019年,解决了贫困户住院报销问题32617人次。
残疾人:
衣食无忧
生计不愁
一人独居的王桃春,近来家里热闹得很!
前段时间,乡亲们采购不便,他把临街老屋改造成电商自提点。卸货、分拣、上架,手里攥着单据,逐一核对签收。才3个月,就配送出了4000多件。
最开始,甭提帮村民代领、代购,老王自个儿的日子都愁得够呛。49岁的王桃春家住江西省宜丰县花桥乡山田村。19年前的一场车祸,他摔折了腰椎、伤了腿,由此落下三级残疾,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年,乡里安排他到制鞋厂做工,裁断、缝合、涂胶,王桃春腿脚虽不灵便,手上的活却干得利索,日子逐渐有了起色。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他措手不及。原先的工作没了,生活开始犯难。
“远虑要顾,近忧得解,先从燃眉之急救起。”山田村实施封闭管理第二天,驻村第一书记杨阳就叩开了王桃春家的门,扛来30斤大米,拎了一大桶食用油。从那之后,村干部为他代买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食材不愁了。可新烦恼接踵而来,王桃春有高血压,每天得按时服药,瓶里却不剩几粒了。他支支吾吾地给村干部讲出了难处。转过天的工夫,乡卫生院的大夫便送药上门,还给他测量血压,做了番全面检查。
衣食无忧,生计依然是王桃春的一个困难。刚脱贫摘帽,就遇上疫情,有啥家门口就业的两全办法吗?杨阳想到了电商。疫情发生后,很多村民转而在网上买东西,山田村刚好缺自提点,要是王桃春揽了这个活,岂不一举两得?“我也着急想干事,可心里没底。”面对王桃春的顾虑,杨阳帮他与电商平台沟通协调,注册仅一周,快递点就批下来了。
运输车每天清早配送时,村干部轮流帮着来卸货,基本不用王桃春使多大力气。为广而告之,杨阳还利用上门入户测体温的当口儿,给村民们推荐扫码。如今,王桃春的代购微信群里已有百十号人。谁的快递到了,就在群里招呼一声,有啥优惠信息,也往群里推送,从早到晚好生热闹。平常,王桃春很少出门,沉默寡言不健谈,在鞋厂上班时更是埋头做工。如今经营自提点,前来取件的村民络绎不绝,王桃春话讲得多了,人也开朗了不少。自提点开张以来,赚了5000多元。
“多亏村干部搭手,要紧时扶了我一把,现在能帮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挺好。”王桃春倚在自家门前,斜阳透过树梢间隙,洒在黑红的脸庞上。在疫情防控中,宜丰对全县困难残疾人进行摸底,建立“一人一册”救助台账,累计救助困难残疾人近3000名,发放救助资金近160万元,帮助75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帮助37名残疾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困难老人:
有吃有喝
健康快乐
81岁的李奶奶赶上了好时候。作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委会川龙小组村民,2016年5月她就开始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其实,在川龙小组,像李奶奶这样能够享受免费营养餐的老人有68名,他们都是年满75周岁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老人。
“村里老人上了年纪,没了劳动能力,咱们得照顾他们安享晚年。”川龙小组党支部书记张行彬负责养老服务点的工作,每周制定菜单、采购物资、入户走访,定期组织老年人体检,节假日组织老年人做活动。其实,居家养老中心不光管饭、管玩,还管老人健康。6月4日一早,养老服务中心就进行了一次集中血压、血糖检测服务。
前段时间幸福餐桌一直没开餐。5月30日,随着全省幼儿园、小学恢复上课,兴龙村的幸福餐桌也如期开放。
李奶奶算是这68名老人中,情况比较特殊的一位。几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一直独居。去年因旧房拆迁,李奶奶搬进了小儿子的家。小儿子遭遇两次车祸后一直瘫痪在床,家庭困难,张行彬便悄悄嘱咐食堂的阿姨,每次给李奶奶打饭时,多给她打一些。“我腿脚不方便,没办法到餐厅吃饭,送餐员就把饭打好送到家里。村里管我的营养餐,咱还有医疗保险,孩子们不用操心我养老。”
村子离城近,各家每天有人外出务工,像李奶奶这样白天几乎无人能照管的留守老人,在兴龙村约有200人。3个养老服务点保证了老人们的生活需要,村里种植蔬菜,免费供给幸福餐桌使用,有效控制了成本。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财务实行单列,村里每月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物品产购数量、价格、用餐人员等情况进行监督。
“餐厅的菜很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饭煮得也软乎。”说起幸福餐桌,李奶奶的脸上笑容满满。“儿媳说,给我买个轮椅,有空也推我到养老中心和老姐妹们一起打打牌、看花灯。”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6/16/nw.D110000renmrb_20200616_1-12.htm